|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筆記本的定義是生產力工具,這是被業(yè)內公認的。
不得不說,近十年來,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行業(yè)的沖擊,傳統(tǒng)筆記本行業(yè)市場呈現(xiàn)逐年下滑的趨勢。
而在這個時候,由于游戲產業(yè)的逐步興起,游戲本這一筆記本分支卻在茁壯成長,如今已經悄然占據了筆記本行業(yè)的半壁江山,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起初的游戲本行業(yè)以、微星等為主。那時候的游戲本由于單一的強調游戲性能,忽略了筆記本的便攜性和實用性,進而早期的游戲本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四個字:傻大黑粗。
而近幾年,市場對于那種性能強悍同時還擁有不錯便攜性的游戲本呼聲越來越高,廠商也急于想拋棄傳統(tǒng)游戲本厚重的形象。
而再加上-的出現(xiàn),三者一體產生了化學反應,市場開始出現(xiàn)了許多輕薄設計的游戲本。
這些游戲本在顏值頗高的基礎上保有著良好的性能和出色的便攜性,回歸了筆記本本身易攜帶的特點,而被消費者廣泛接受。
目前,游戲產業(yè)可以說正在蓬勃發(fā)展,而依托于游戲產業(yè)的游戲本行業(yè)也必定越發(fā)紅火。那么未來游戲本市場會是個什么樣子呢?我們不妨一起來探討一下。
屏幕
這幾年如果你問我游戲本甚至筆記本行業(yè)的最大改變是什么,那么我毫不猶豫的就會蹦出兩個字:屏幕。以前那些聽都沒聽說過得專業(yè)詞匯慢慢變成了區(qū)分屏幕好壞的標準而被我們熟知。
首先就是刷新率。這兩年由于電競行業(yè)的興起,我們突然意識到屏幕的反應速度是跟不上我們大腦的思考速度的,以前的人眼60幀說法不攻自破,隨即到來的就是搭載各種甚至最高刷新率的屏幕。
我們發(fā)現(xiàn),高刷新率的屏幕除了讓我們享受如絲般順滑的游戲體驗外,還可以幫助我們的操作更加準確,在電競這種毫秒級別的運動中,這點顯得尤為重要。
然后是屏幕材質和色域。首先屏幕材質從劣質的TN屏轉換為IPS屏幕。IPS屏幕相比傳統(tǒng)TN屏的好處就是可視角度的提升和色彩還原更加準確,雖然響應時間稍有增加,但換來的確是極為舒適的色彩體驗。
而色域的提升也是為了囊括更多的色彩而提升畫面質量,不得不說廠家也是良心了一把。
而至于以后游戲本的屏幕,首先可能就是刷新率將更加高,別以為就夠用了,我們對著60Hz的屏幕已經適應,本以為60Hz就是我們的理想,誰知道狠狠地刪了我們一個耳光,而當我們適應之后呢?
其次可能就是材質的更新了,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key就是邊框。目前LED的發(fā)光模式決定了我們的邊框不可能做到無邊框。而當以后,隨著材質的更新,或許真的會出現(xiàn)那種無界限的體驗模式,想想都刺激。
體積
不得不說,游戲本發(fā)布之初體積永遠被人所詬病,具體前文有講這里不再贅述。
誰不想擁有一個性能爆照同樣方便易于攜帶的游戲本呢?但是從目前的技術來看,雖然有真正的輕薄游戲本,但也是通過犧牲一部分性能和用戶習慣(非常規(guī)鍵盤布局)來實現(xiàn)的。
那么未來筆記本的體積縮小目測有幾種解決辦法:第一就是新工藝、新制程等的研發(fā),在提升性能的同時減小體積,從而進一步縮小游戲本整體體積(散熱一會單聊)。
第二就是模具空間的進一步合理化利用,現(xiàn)在各家廠商的內部構造雖說擁擠但是還絕沒有到寸土寸金的地步,我們應該學習一下如今的移動行業(yè),把內部構造做到極致,相信可以減小不少得厚度(當然前提是要留下合理的風道)。
散熱
其實在上面的體積問題上,散熱就占了很大的因素。那為什么拿出來單聊呢?就是因為散熱這個問題實在是阻止人類筆記本事業(yè)進步的階梯。
在臺式機上,散熱的方式已經從傳統(tǒng)的風冷向水冷甚至是油冷方向轉變了。而游戲本甚至整個筆記本市場由于產品本身體積限制使得散熱的方式還是傳統(tǒng)的風冷,即風扇、熱管+鰭片的散熱模式。
雖然市面上有例如那樣的水冷散熱游戲本,但那碩大的屁股還是提醒了我們散熱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還是有著很長的道路要走。
那么未來游戲本的散熱問題如何解決呢?筆者不妨大膽猜想:第一就是從源頭減少熱量的產生。
未來CPU、GPU兩大發(fā)熱大戶會通過類似提高架構、制程等的工藝來減少發(fā)熱量,幫助廠商減少熱管、縮小風扇體積。
另一方面恐怕就是新的散熱模式了,我們都知道在單一金屬里導熱系數最大的是銀,100攝氏度下為412W/mK;之后就是銅,100攝氏度為377W/mK,這也是為什么廠商選用銅管作為散熱系統(tǒng)里傳到熱的中樞(銀畢竟太貴兩者導熱系數差距也不大)。
在新的散熱模式出現(xiàn)后筆者猜想其傳導熱量的介質恐怕就是液態(tài)金屬了,通過類似水冷的工作原理,通過金屬特有的低體積高傳熱的特點,將熱量帶走。
未來游戲本大猜想:模塊化
筆者其實一直有一個遺憾,我們知道筆記本和臺式主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筆記本的配置是固定的,大部分的筆記本CPU和GPU是焊死在主板上面的,這樣在筆記本用過幾年后隨著性能的老化最終只能走向淘汰的命運。
我們不妨設想一個這樣的使用場景:未來的筆記本采用統(tǒng)一的制式接口,我們上下班不需要帶著沉重的筆記本,一個小小的核心足以。
到公司插入鍵盤鼠標屏幕等模塊就可以滿足我們日常辦公的需求,回到家里只需插入顯卡模塊就可以鏖戰(zhàn)300回合;CPU、GPU性能跟不上?
沒關系,只要購買單一的模塊就可以實現(xiàn)筆記本的更新?lián)Q代,無需花大價錢購買整個筆記本。是不是很帶感?
拋去廠商利益和統(tǒng)一標準不談,類似于微軟的SurfaceBook屏幕分體設計和宏碁Predator可更換光驅/散熱的設計確實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方便。
在未來,我們游戲本的性能落后問題將隨著可更換模塊而變得非常簡單,而便攜性的問題也將不復存在!
總結:
其實說了這么多,內心還是覺得游戲本市場目前的發(fā)展還是比較透明的了,一些游戲本市場的運行規(guī)律也牽扯到了傳統(tǒng)的筆記本市場,像是窄邊框、高刷新率、雙通道內存、高速固態(tài)硬盤。
上面YY了這么多,主要還是筆者對未來游戲本發(fā)展的展望,希望以后游戲本能夠帶領日漸萎靡的筆記本市場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發(fā)展之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